《禁宫秘史: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普趣阁puquge.com
建康城的蝉鸣聒噪得让人心烦时,我正趴在案几上描红。那年我五岁,母亲阮修容握着我的手教写字,笔尖刚蘸的朱砂突然滴在素绢上,洇出一团猩红。她慌忙用袖子去擦,我却盯着那抹红色笑出声——像极了我出生时左眼渗的血痂。父亲萧衍那时还是雍州刺史,进书房总带着一身铠甲的铁腥味,见我捧着竹简就摇头:"阿七这身子骨,怕是要靠笔杆子立世了。"
七岁封湘东王那日,宫人捧来金丝绣的蟒袍往我身上套。老三萧纲在殿外射箭,箭镞破空的声音刺得我耳膜生疼。父亲摸着我的头说:"你文章写得比兄弟们都好。"可他的手刚离开,我就听见他跟侍中嘀咕:"可惜了眼疾..."那天夜里我摸到藏书阁,借着月光翻《史记》,竹简边缘的毛刺扎进掌心,疼得人清醒——原来帝王将相的列传里,残缺之人连当个注脚都勉强。
十四岁在国子监跟谢举先生学《周易》,他讲到"眇能视"的卦象时突然顿住。满堂兄弟的嗤笑从四面八方涌来,我攥着龟甲的手直发抖,指甲缝里卡进的裂纹像在掌心刻了道符。散学后老五萧续故意撞翻我的书箱,帛书滚进泥水里,他踩着我刚写的策论笑道:"瞎子就该待在药炉边。"我蹲下去捡竹简,发现断开的简牍里露出半句"天行健",突然觉得眼眶发烫——不是残眼疼,是右眼涌出的泪太咸。
二十岁那年春天,我在石头城督造战船。江水泛着青黑,工匠们喊着号子把桐油泼上船板,腥气混着河风往肺里钻。老六萧纶从京口跑来,拎着酒坛子往我怀里塞:"二哥在益州剿了獠人,砍的头颅能垒座京观!"我推开酒坛,指腹摩挲着新铸的船钉,冷铁上的纹路硌得生疼。后来船队沿江演习,我站在楼船顶层看旌旗猎猎,浪头打湿了衣摆,忽然明白父亲为何总让我管文书——瘸腿的战马再烈,终究上不得沙场。
去江州赴任刺史那年,长江发了桃花汛。船过彭泽时遇到水匪,箭矢钉在船舷上嗡嗡震颤。我抓着桅杆看亲兵们搏杀,有个贼人突然蹿上甲板,刀锋擦过我耳际的刹那,多年握笔的手竟抢过长槊捅穿了他的咽喉。热血溅在《孙子兵法》竹简上,我抹了把脸,腥气冲得残眼火辣辣地疼。那夜在浔阳城点兵,校场火把照得人脸狰狞,我解下佩剑扔给司马王僧辩:"明日寅时拔营,鄱阳郡的流寇该清干净了。"
围剿叛军那仗打得惨烈。鄱阳城墙根下堆了三天尸首,腐臭味引来成群的乌鸦。有个老兵靠在箭垛边啃硬饼,突然被流矢射穿喉咙,血沫子喷在我战袍下摆。我攥着令旗的手直抖,却听见城头传来尖利的哭喊——叛军把妇孺推上城墙当肉盾。那天落日特别红,我下令停攻时,左眼突然涌出脓血,医官说是急火攻心。夜里躺在营帐数伤口结痂的痒,忽然想起十岁那年被兄弟推进荷花池,池底的淤泥也是这般腥臭。
母亲咽气前攥着我的手不放,指甲掐进肉里泛了紫。建康城的御医跪了满地,药炉腾起的白烟熏得人睁不开眼。她最后那句"莫争"散在纱帐里时,我正盯着老三送来的百年老参——红绸系着的礼盒下压着封密信,说太子最近频频召见武将。回荆州路上遇着山洪,马车轮子陷进泥坑,我赤脚踩在冰凉的淤泥里推车,突然想起母亲教我认《孝经》时,曾说皇家儿郎的脚沾不得尘土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回到我妈制霸内娱那几年》《野火》《霸总带娃日常》《山野小闲农》《华娱之2000》《被迫成为站姐后[娱乐圈]》【全本看书网】《好男人系统[快穿]》《落崖三载后》《神话:灵性支配者》
然诺1213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普趣阁puq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